首页 宜春教体

关注宜春万象

不可盲目相信基因检测“天赋”

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 2023-11-20 10:50:12

近日,有媒体披露,某些学习培训机构推出“破译人类皮纹密码,发挥先天优势潜能”的所谓“基因天赋检测”,吸引了不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心甘情愿花钱检测,意图实现“预见孩子的天赋发展潜能,因材施教”,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愿望。

尽管家长明明知道“基因天赋检测”就是神秘的噱头,商家搞的就是“进可攻,退可守”的“玄学”,很多家长持有疑惑,但仍要尝试,甚至有家长坦言:“就算不准确,起码能缩小下范围。眼下又没有更好、更科学的培养方案,只能选择相信。”

记得在十多年前,有一位老人经常在电视上宣扬,自己三个女儿都是研究生。老先生出了一本书,称看了他的书,学习成绩就会大提升,就能考上研究生。当时,笔者就觉得他是在瞎扯,靠书上的经验就能让学习差的学生成绩变优秀,实在是自欺欺人。从广告一段时间就销声匿迹的事实看,完全可以否定这种书的神奇功效。

人的“天赋”,也就是某方面的特长。人们经常说的“天资聪明”,指的是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也就是说,有些人,他的大脑从一生下来就对某种东西有超强、超前的感知,稍加引导,就能触类旁通。现实中,民间的许多能工巧匠,他们不一定会读书,但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工种,并且做得比一般人好,这就是“天资聪明”。

但是,基因“天赋”不是随便测得出来的,也不是靠家长逼着进某个培训班就可以轻轻松松培养出来的。现在,不少家长被教育焦虑所裹挟,一年到头忙着给孩子报各类兴趣班,以发掘孩子的兴趣和优势。在绝大多数家长潜意识里,培训是提高孩子成绩、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并美其名曰:不想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少孩子上了舞蹈接着又学弹琴、补了英语立马补数学……整天忙得连轴转。有需求就有市场,打着“超前教育”旗号的胎教、早教、幼儿思维训练等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培训行业便野蛮生长,家长烧钱的地方越来越多,于是,有家长发出“月薪三万还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无奈感叹!实际上,这一切,都是家长在“花钱买心安”,花的是冤枉钱。

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各行各业的普通劳动者都值得被尊敬,做一个普通人同样对社会有贡献。家长不要盲目相信,买一本书就能培养出博士;更不要想通过基因检测“天赋”,企图通过所谓的“因材施教”,将一名平常的孩子“绑架”成学习机器,培养成学者。与其过多、过滥地以培训拔高孩子,不如让孩子“任性”点,给孩子“松绑”,让孩子的天性靠本身兴趣自然释放、自由发挥、循序渐进地成长,并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某方面的能工巧匠,才有希望让孩子奔向“心向往之”的理想彼岸。(徐新林)

责任编辑:陈小春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