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
2023年宜春市“全国科普日”嘉年华科技派对
江西农业大学师生团队在奉新猕猴桃科技小院指导
宜春市“博士服务团”入企服务活动启动
专家组考察宜春市江西百神药业省级院士工作站
宜春市科协组织师生参加高校科学营华中科技大学分营活动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宜春市科协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全面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服务”职责,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构建新时代科技创新、科学普及“两翼齐飞”新局面。
今年,宜春市科协与科技、发改、工信等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积极申报,助力宜春市成功入选全国创新驱动示范市(2023—2025年)建设名单,是江西省唯一入选城市。
发挥平台优势
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近年来,宜春市科协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模范机关,加强党支部建设,擦亮“党建红 科普蓝”品牌,深入开展“比创新,争先行;比攻坚,争先锋;比效能,争先进”“三比三争”活动,系统全面推动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为建设开放创新强市注入强劲动力。
宜春市科协党组书记熊敏剑说,为推动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市、县科协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一线寻找创新发展良策,为宜春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江西综合实力强市提供智力支撑。
全力推进科创平台建设。宜春市科协先后推动在全市建成院士工作站7家、专家工作站22家、“海智计划”工作站9家,柔性引进入站院士11人、专家及团队成员200余人,开展合作项目40余个。
宜春市科协积极争取中国农技协和省科协的大力支持,今年全市新增“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8家,总数达13家,居全省前列。科技小院点亮希望的田野,先后引进来自江西农大、湖南农大、华中农大、江西师大、江西中医药大学、宜春学院等100余名师生,在技术攻关和人才培养、科学普及、服务乡村振兴等方面注入科技活力;今年先后开展了36期技术培训和跟踪服务,培训学员2200余人次。
宜春市科协选派16名博士组成宜春市“博士服务团”服务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10余项;举办宜春市企业创新方法推广培训班,举办2023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江西企业创新方法区域赛,为企业创新发展赋能。
宜春市建立了7家国家级学会服务站、7家省级学会服务站,依托科技智库资源,围绕宜春市重点产业,先后承办首届江西省竹资源高效利用高峰论坛(宜丰)、国家级大院大所产业技术及高端人才进宜春活动暨宜春新能源(锂电)产业技术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第53届药交会——北京伍连德公益基金会微生态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交流会(樟树)等3次高峰论坛,邀请13名院士来宜考察指导。宜春市科协通过搭建创新资源桥梁,持续导入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在宜春深度融合,释放科技创新活力。
壮大科普阵地
构建社会化科普格局
宜春市科协努力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全市形成合力,建设了28家省级科普教育基地、88家市级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了3个省级科普小镇、36个科普助力乡村振兴试点村、55个党员科普示范村。
在宜春市科协的精心指导下,袁州区成功创建(2021—202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高安市吴有训科教馆入选2023年度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单位。宜春市科协还推进科普信息化平台建设,建设37家科普e站,在“科普宜春”开设科普短视频专栏,发布50期原创科普作品,深受群众喜爱。
2022年全国科普日期间,宜春市6个科普活动获评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全省31个),铜鼓县科协被中国科协评为2022年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铜鼓、靖安科协获评江西省全国科普日优秀组织单位。
万载县生态农业发展协会、奉新县猕猴桃协会、万载百合科技小院、袁州油茶科技小院4家单位,获2022年“3·5”学雷锋助春耕全国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优秀组织单位。宜春明月花溪谷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江西花之韵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袁州区油茶科技小院、上高水稻科技小院4家单位被命名(2021—2025年)第一批中国农技协科普教育基地。
今年以来,宜春科普工作再传捷报:袁州区学雷锋助春耕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暨水稻栽培技术培训班,被评为2023年“3·5”学雷锋助春耕全国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优秀活动(全省3个),1人获评“3·5”学雷锋助春耕全国农技协科技志愿服务联合行动优秀个人;宜春市农技协组织开展的2023年“5·30”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获中国农技协表扬。
宜春市科协积极选树推荐人才,每年评选表彰30名最美科技工作者和30名最美科普志愿者,其中2人获评2023年江西省“最美科普志愿者”;1人被列为2023年江西省“最美工程师”考察人选;10人被列为2023年江西省企业“创新达人”候选人,其中1人被列为宣讲代表。
在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终评活动中,宜春市获得初中组二等奖、科教制作类三等奖和黄冈师范学院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园丁奖专项奖。
做强活动品牌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
近年来,宜春市以全国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系列活动,构建“全领域行动、全地域覆盖、全媒体传播、全民参与共享”的科普工作体系。
全市“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氛围浓厚。2022年第12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宜春市公民科学素质比例达11.6%,超额完成省考核办对宜春下达的任务指标。
宜春市科协大力打造“科普伴我行”活动品牌。9月15日,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宜春市“全国科普日”主场活动暨“科普伴我行”志愿服务启动仪式在宜春市文笔峰小学举行,拉开了全市第20个“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的序幕。
全国科普日宜春主场活动汇聚了全市23家单位的43个展项,分为科学家精神、科技与未来、创新创造、科技惠生活、特色产业发展五大主题展区和一场嘉年华科技派对,以及科普问答、流动科技馆、科幻画畅享等共21个展区,让孩子们从多层次、多角度感受科技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新变化。
宜春市科协主席罗意然介绍,今年9月全市各级学会、协会、科普教育基地持续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普伴我行”惠民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科学素质,助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
(文图由宜春市科协提供)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