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探索建立政治生态监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
近日,宜丰县某乡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收到了县纪委监委发出的黄色预警通知书,通知书指出该单位今年上半年政治生态综合评价在全县靠后,要求及时整改,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
今年以来,宜丰县纪委监委以“三比三争”活动为契机,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将监督关口前移、责任发条拧紧,探索建立了政治生态监测“红黄绿”三色预警机制,有效守护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截至目前,共下发黄色预警通知书7份、红色预警通知书3份,约谈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3人。
科学构建监测预警体系。制定《宜丰县政治生态监测“红黄绿”三色分级预警机制实施方案》,将全县16个乡(镇、场)和67个县直单位纳入监测范围,构建分级分类、全面覆盖的监测格局。设置“8+1”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评价指标,将党的政治建设、信访指数、问题线索核查指数、廉政风险指数、党风政风测评指数、综合考核评价指数、平安建设指数、主动纠偏情况等8项能够反映政治生态情况的常规数据,以及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监督情况这项动态数据作为评估指标,乡(镇、场)总分设定为700分,县直单位总分设定为600分,形成可量化的评分体系。
精准开展监测评分预警。通过数据采集、动态监测、全面自查、分析评价等方式,对全县各乡(镇、场)、县直单位政治生态进行综合评分、精准“画像”。根据评分结果评定为“绿色”“黄色”“红色”三个等次,其中乡(镇、场)580分以上、县直单位520分以上的,评定为绿色,表示政治生态良好;乡(镇、场)560分至580分、县直单位460分至520分的,评定为黄色,表示政治生态一般;乡(镇、场)560分以下、县直单位460分以下的,评定为红色,表示政治生态较差。对政治生态监测为“黄色”的乡(镇、场)或县直单位发出黄色预警通知书,对政治生态监测为“红色”的发出红色预警通知书。
推行预警动态调整机制。收到黄色预警通知书的乡(镇、场)或县直单位开展问题检视整改,堵塞漏洞;收到红色预警通知书的乡(镇、场)或县直单位,由分管联系县领导约谈其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通过召开政治生态分析会、专题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剖析问题、建章立制、全面整改。同时,视整改落实情况适时调整“健康码”,对经审核整改落实到位的,“复绿”后即可消除预警;对连续两次督查发现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黄色”单位,转为“红色”预警单位;对问题表现突出、群众反映强烈和敷衍整改、虚假整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综合运用“四种形态”进行处理。(喻唤平 龚海峰)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