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

关注宜春潮

“蜀王别急,我们来啦!”现在00后已经开始挖三星堆了?!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青年报” 作者: 2024-04-23 17:12:49
近日

话题#00后已经开始研究三星堆了#
冲上热搜

图片

据了解
作为三星堆祭祀坑发掘项目的
合作单位之一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
主要负责三号舱
k5、k6、k7三个祭祀坑的发掘工作
这个团队由
学校考古文博学院的师生组成
35岁以下的年轻队员占比为87%

图片
图为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部分队员合影

创新,为“古”文物注入“新”活力

这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作为年轻人参与其中
“可能会感到一些压力和挑战”
但我们
愿意尝试创新的考古发掘技术和方法
“常带来创新、活力和新鲜想法”
团队成员刘佳辉这样说道

团队目前采用全新的理念方法——
实验考古开展研究工作
实验考古就是
通过复制、模拟来验证曾发生过的场景
在古今之间架起时空隧道

比如,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有大量铜铃
团队通过现代技术制作大小
合金比例完全相同的铜铃
再进行测音工作,探索其功能

图片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铜铃三维扫描工作

坚守,考古不以艰难而止

在发掘期间,“早8晚6,7天不休”
是考古队的常态
每天至少在坑内连续工作八小时
趴伏在移动平台上清理文物
晚上继续整理资料
……
时常要加班“给文物争取时间”

图片
图为团队成员进行文物清理工作

三星堆祭祀坑发掘
比一般的考古发掘更为困难
祭祀坑的器物极其丰富
大量珍贵的器物一层叠压一层
且祭祀坑存在大量器物本身并不完整
在提取工程中更容易受损

团队成员选择迎难而上
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工作
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辅助考古发掘工作
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图片
图为团队成员拍摄器物出土照

三座坑中出土的文物编号达数千个
庞大的数字背后
是巨大的数据整理、精细的清理修复
和详细的分析研究等工作
这对团队来说是
一个要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工作

图片
图为团队负责的7号坑出土龟背形网格状器

前行,代代传承让文明开花

1934年
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教授
率队首次发掘三星堆遗址
川大与三星堆的故事开始落笔

2020年12月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
前往三星堆遗址发掘
三年多的躬耕,已结出不少硕果

图片
图为1934年三星堆发掘现场的合影

考古,已经不仅仅是
为了满足最初的好奇心
更是一种需要承担的家国民族责任

图片
图为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部分队员合影

学校考古文博学院最年轻的教授、
年仅35岁的“坑长”——
四川大学三星堆遗址考古队的现场领队
黎海超表示
“我会把接下来的30年
甚至一辈子都献给三星堆
去揭开中华文化的神秘面纱”

图片

期待年轻人
带着熠熠生辉的三星堆文化

走向更远的未来


责任编辑:段敏萱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