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月时评

关注宜春潮

公考打破“35岁门槛”意义大

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 2024-04-11 17:59:23

近年来,公众对消除职场年龄歧视的呼声日益高涨,认为年龄限制侵犯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不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今年,河南、山东等省份将公务员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调整至40周岁,示范性地打破了35岁的职业门槛。此外,贵州、天津、湖北、江西、广西、四川、云南、重庆、内蒙古等地个别基层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条件上也放宽了年龄限制。(据4月7日《经济日报》等报道)

长久以来,“35岁门槛”如同一道无形的屏障,阻碍着许多经验丰富、技能成熟的求职者进入职场。相关地方的政策调整不仅为求职者打开了更广阔的就业空间,也向社会传递出消除职场“35岁门槛”歧视的积极信号。

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人才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任何对人才的浪费都是对社会发展的阻碍。公务员招录作为社会招聘的风向标,其政策调整具有示范意义。当公务员招录不再受年龄限制束缚时,其他行业也必将受到影响,逐渐放宽对年龄的限制,从而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就业环境。这既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此外,这一政策调整也是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报告强调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公务员招录放宽年龄限制,正是对这一精神的生动实践。

当然,打破“35岁门槛”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综合施策。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年龄并不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唯一因素。其次,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对存在年龄歧视的用人单位,要依法依规进行惩处,让歧视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为求职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每个人都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得到平等对待和充分尊重。期待更多地区、部门和行业逐步打破“35岁门槛”,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开放、包容的社会,让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勤奋劳动来实现自身发展的梦想。(余明辉 作者为河南市民)

责任编辑:袁芳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