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明月时评

关注宜春潮

做好凝“新”聚“质”大文章

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 2024-04-09 16:19:10

恒者行远,思者常新。从去年9月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到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发展新质生产力”,再到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进行系统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大部署,既是对当下世界发展大势的深入研判,更是对未来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瞻布局,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方法论,必定激荡亿万人的思维,群起而行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近年来,得益于科技创新“先手棋”的谋划与推进,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快速崛起,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孕育,新质生产力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表现日益亮眼。于宜春而言,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的需要,更是立足市情,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准确理解、乘势而上,做好这篇凝“新”聚“质”的大文章,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宜春生动图景。

做好凝“新”聚“质”大文章,要因地制宜,落子在“实”。发展新质生产力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组织管理、人才引育等多个层面,各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不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打法也会不尽相同。任何对新质生产力的泛化滥用,比如,一哄而上凑热点,盲目跟风贴标签,不顾实际套概念,都是对政策的误读、对资源的浪费、对发展机遇的错失。各地应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既识别大势,也认清自己,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清晰把握自身在区域协同发展乃至全省、全国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持续增强具体执行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准确性,推进有章法,着力有详略,彼此有配合,有选择地做,多样态地做,加快构建有宜春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做好凝“新”聚“质”大文章,要先立后破,发力在“创”。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我们要持续发力,以前沿创新、产业创新、模式创新为引领,形成新的更为强劲的创新驱动力,进而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新赛道,构筑起经济结构升级的新优势、赢得发展的主动权。不过,“喜新”不能“厌旧”。不分青红皂白一棍子打死传统产业,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正确打开方式”和应遵循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新苗”茁壮成长和“老树”发新枝都是春天。传统、新兴、未来三类产业,在形成先进生产力质态上,都大有可为。我们要把握好“立”与“破”的正确次序,借助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抓好传统生产力的同时促进新质生产力,不断以创新之力催生稳增长的支撑点、调结构的突破点、新动能的生长点,形成新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做好凝“新”聚“质”大文章,要久久为功,增效在“活”。发展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催生当代先进生产力,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这既是发展命题,也是改革命题;既是激烈的“竞速跑”,也是持久的“马拉松”,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一个都不能少。政府不能大包大揽,也不能“大撒把”,还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人才机制等的改革创新上,放在实现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上,盘活资源、搞活市场、激活潜力,持续激发社会生产力和发展活力。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主阵地,应强化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引领,打造融通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的生产力组合链,激活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释放更多新质生产力。

向“新”而行,向“质”图强。发展新质生产力,这轮轰轰烈烈的生产力变革,正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流向。适潮而动、顺势而为,做好这篇凝“新”聚“质”的大文章,我们务必鼓足干劲奋发有为,追“新”逐“质”阔步前行,为高质量发展注能,让高质量发展显能。(评论员)

责任编辑:袁芳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