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春社会

关注宜春潮

普法进万家 法治入民心

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 2024-03-28 17:14:00

全民守法和普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长期性、基础性工作。近年来,我市以“精准式”“阵地式”“浸润式”普法为抓手,聚焦重点内容、重点对象、重要节点,推动普法宣传活动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意识。

“精准式”立体普法 养成法治思维

2023年10月11日,宜春幼专举行了“反诈宣传进校园、护航青春共成长”主题宣讲活动,该校美术教育专业学生刘淇表示收获满满:“这次主题宣讲让我了解了常见的诈骗手段,并且学到了遭遇诈骗时的处理方法和预防诈骗的措施。”

近年来,我市将宪法、民法典、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党内法规等纳入各单位重点宣传内容,紧扣“谁来普、向谁普”“普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分类制定普法“菜单”,对不同职业、不同辖区的群众开展精准普法,积极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通过法律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军营、进网络的方式,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等主题宣传活动。

据了解,2023年我市举办了“明月法治文化沙龙”,投资200万元建成了宜春市法治公园,成立了“赣鄱红色娘子军”宜春法治宣讲队,推出了“女生课堂”和“宜检云课堂”……通过用足用好法治宣传形式及载体,为市民普及与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普法工作更接地气、更有实效,不断提升普法覆盖面和群众知晓度、满意度。

“阵地式”特色普法 增强法治意识

2023年9月27日,高安市新街镇游某在江西省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某铸造公司工作期间不慎被烧伤。经综合调解中心专职调解员的耐心调解,双方达成一致,由该公司承担治疗产生的医药费,另赔偿游某停工期间工资、交通费、护理费等5000元。

这是我市整合信访接待、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诉讼服务、公共法律服务等资源,广泛吸纳仲裁机构、律师团队、志愿组织、心理服务团队等多方力量,帮助群众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进一步增强群众法治意识,我市推动“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由农村向城市社区拓展,目前全市已培养社区“法律明白人”10498人,其中社区“法律明白人”骨干4978人;推动普法责任制落实,制定“普法清单”,压实88家普法单位责任;依托“百场公益普法基层行”活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共开展宣讲43场(次),参与人数达7万余人,推送公益信息223.71万条。

据市司法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我市不断丰富法律服务供给建设。去年,全市11个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4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现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全覆盖。同时,制定“有法帮你”服务清单,使群众遇到困难能够找法“有门”、靠法“有路”。截至目前,全市派发公共法律服务工单17.9万条,群众满意率达99.9%,全市各级法律援助机构办理法援案件6402件,常住人口受援率达万分之十二以上。 

“浸润式”互动普法 深化法治观念

2023年,“宜春检察”公众号面向全市群众开展为期一周的反有组织犯罪法有奖竞赛活动,调动了群众学习法律知识的热情,取得“学习+普法”双赢的效果;我市公安部门借助宣传矩阵,以图文图表、视频动漫、在线访谈、新闻发布等方式,完整准确发布警方提示、工作预警、便民服务等信息,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有效回应群众关心关切,进一步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

全市司法机关充分运用新媒体开展此类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向群众传递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在全社会营造“尊法、守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同时,我市始终把推进司法公开作为普法和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深化拓展审判流程信息、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庭审直播“四大平台”成果运用,通过互联网直播案件庭审、发布裁判文书、人民陪审员参加案件审理等方式,着力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充分保障群众对司法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充分发挥庭审公开的普法效能,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等活动,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有关单位干部职工、在校学生旁听庭审,“沉浸式”接受普法教育。(李家裔)

责任编辑:袁芳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