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春文旅

关注宜春潮

文旅观察|常态化升旗为南昌“升”起了什么

来源: 作者: 2024-05-09 16:07:39

这个假期,在江西旅游什么样的方式血最“燃”?当然是八一广场看升旗。5月1日6时30分,随着南昌英雄警乐团现场演奏的国歌声响起,由解放军江西某部队96名官兵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完成了本次升旗仪式。在现场,来自全国各地的6.2万余名游客见证了这热血燃烧的时刻。

▲5月1日,南昌八一广场升旗仪式现场。摄影|成奔

“五一”升旗是南昌2024年的第五场,从今年起,南昌每月首日都会在八一广场举行升旗仪式,作为除北京外全国第二个有资格启用三军仪仗队升旗的城市,八一广场每月常态化升旗已成为南昌的标志性文旅活动,不仅为南昌文旅“升”起了信心和希望,也“升”起了人气、底气,让南昌更为大气。

“升”起了人气

“挤不动,根本挤不动!”每遇升旗,南昌八一广场都人山人海,成为“大型爱国现场”。游客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让整个八一广场都朝气蓬勃青春昂扬起来。

升旗火到了什么程度?4月30日“五一”升旗前一晚,记者亲身“打卡”八一广场,虽然气温突变,地铁里拉着行李箱的年轻游客仍源源不断从八一广场站下来,在财富广场、万达广场、武商MALL、百货大楼等商业场馆,众多拉着行李箱的游客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天未完全亮,八一广场已挤满了来此观升旗的游客。摄影|王富贵

面对这巨大的人流量,周边商场早有准备,通过丰富商品、延长营业时间、提供爱心茶水、免费休息场地等花式“宠客”拉满外地游客对南昌的好感度。“5月1日一早,我们生活超市就在商场外为游客们摆起了早摊,解决大家的早餐问题。”武商MALL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八一广场升旗活动对周边商业的带动从东湖区相关数据可以窥见。逢升旗日,上述4家大型商业场内客流环比提升最低40%,最高120%;销售额环比增长30%以上,省外车流占比4成以上。

“人真的好多,吃个早点都要避让外地游客的时间。”住在电信大楼附近的万先生对于八一广场商圈的人气“复兴”感受最深。升旗当日,游客们已排着长队“占领”了电信大楼猪血粉店,在这里要吃上一碗猪血粉,平均排队时间要40分钟。

“‘五一’南昌八一广场升旗,光现场就聚集了6.2万余人;在各个平台的直播间,也挤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云’观众。”南昌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升”起了信心

八一广场曾经是南昌不可替代的城市地标和文化生活中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这里是沼泽地和护城河的一部分。光绪年间,清政府在这里开辟了新兵训练的大校场,民国时期,这里成为驻军营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城市建设需要,这里逐步扩建成供人们休闲和集会的广场。上世纪50年代初,南昌市政府正式将其命名为人民广场。1977年,为纪念八一起义50周年,广场进行了扩建并更名为八一广场。

老南昌人都不会忘记,夏夜里卷一床席子铺在草地乘凉吹风看星星的日子;在这个城市长大的“崽哩子”们也不会忘记跟随父母在这里看菊展的岁月,记忆里金灿灿的菊花和各种造型,都是很多人童年的“回忆杀”。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八一广场也是外地游客必来之地。南昌万岁馆、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甚至是八一大道,都写满了英雄城的革命基因。

▲游客用镜头记录升旗的难忘时刻。摄影|成奔

八一广场随着省政府的搬迁和地铁建设的影响,也经历了人气的沉寂。作为纪念和宣传八一起义革命精神的重要窗口、市民表达对历史和英雄敬意的地方、游客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军事文化的重要景点,怎么让八一广场的历史作用凸显起来?

在八一广场升国旗,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八一精神”具有重要作用。

2023年,南昌在八一广场先后举办了“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5个场次的升旗仪式。据数据统计,超过29万人次游客和市民到场观看升旗仪式,其中,“八一”场次超过8万人次,国庆场次超过15万人次,共计1亿多人次在线观看活动直播。从这5次升旗形成的效应看,八一广场升旗仪式已形成长期性、连续性、标志性的城市活动品牌,受到广大市民游客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肯定。

“爱英雄,就来英雄城”,这给南昌文旅部门打造城市文旅品牌注入了新想法和新动力。2024年,该市决定,南昌八一广场升旗实现常态化,每月首日都举行一次。

“升”起了作为

“总要来趟南昌吧”“登场南昌皆英雄”“放心把假期交给南昌”,随着八一广场升旗仪式形成的虹吸效应,南昌文旅底气十足,热点不断,频频打出营销组合拳。

除了持续深化与广东7市、长江中游城市群、南昌都市圈战略合作,南昌赴长沙、深圳、武汉等周边重点客源地开展旅游推介、客源互送,以“天下英雄城”冠名赣深高铁动车,全力拓展粤港澳大湾区客源市场。南昌还整合了八一起义纪念馆、新四军军部旧址、小平小道等红色景点,推出一批具有南昌特色的红色主题旅游线路;加强对洪都航空工业遗存等资源的活化利用,持续推动蛤蟆街、大士院等特色老街巷提升改造,实现“一街一文化”“一巷一特色”。

用年轻人的方式讲好“南昌故事”,不断提升南昌“出圈指数”,这个“五一”南昌端上了各式文旅大餐。

文化+旅游。在这个假期,海昏侯忙“昏”了。仅在5月2日12时40分,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预约人数就达到峰值,当日,该遗址公园客流量达4.2万人次,刷新纪录。同时,本次假期“一篇《滕王阁序》走遍南昌”活动大受欢迎。整个假期,参与背《滕王阁序》免门票活动成功通关的游客有3900余人。随着滕王阁景区北园、八一桥头下“四大名楼”等区域的开放,滕王阁景区(含北园)累计接待游客量破30万人次。5月1日,按照20世纪七八十年代风格开街的大士院重新焕发了光彩。与之遥遥相对的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至5月5日下午,收获总计92.63万旅游人次。

旅游+体育+音乐。南昌打造体育赛事、音乐节的步子越来越大。“零门槛、零门票、零围墙”的“声动洪城·乐响南昌”百场音乐文化惠民演出在这个“五一”假期大受欢迎。以赛为媒,解锁年轻人体育消费增量密码,西湖区举办“万寿宫杯”业余俱乐部篮球联赛总决赛、“英雄城杯”全国青少年足球精英赛;经开区举办第二届雷公坳体育文化节,红谷滩区举办第二届群众篮球赛……江湖入梦,全民皆英雄,“五一”百场文旅体活动,让南昌变得好玩、新潮。

“今年的升旗主题是‘弘扬爱国志 奋进新征程’,它赓续了南昌红色血脉,展示了新时代英雄城风采。每月以升旗为开端,南昌城市品牌持续加强,也让南昌文旅生机勃发、欣欣向荣。”旅游学者对南昌的常态化升旗表示肯定。

责任编辑:潘曦斌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