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宜春文旅

关注宜春潮

夜读乡村

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 2024-04-22 16:52:52

2021年8月,我受组织委派,前往赣西九岭山麓的高安市伍桥镇伍桥村任职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

此番驻村工作队轮换,是在由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转段”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进行的。我们承担着建强村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和为民办事服务四项主要职责,目标任务是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

白天,我们穿行于分布在15平方千米的30多个村小组之间,察民情、访民意、询民忧、解民难;夜晚,我整理一天的工作经历与心得,形成“民情日记”,这也是我们编辑《驻村工作周报》和《驻村工作月情》的原始素材。

村里的农家书屋有上千册图书,而且每隔半年左右有关部门便会更新图书,内容涉及思政类、科普类、文学类、生活类等。村里还订阅有包括各级党报党刊、部门行业与综合知识、生活休闲类的二十余种书报杂志,丰富多彩。书报从来都是我最贴心的朋友,读书看报也成为我的嗜好。因此,我坚信自己是个读书人,毕竟人是活到老学到老的。

忙完手头的工作,我的闲暇时光都被读书看报写文章填满。当然,最充裕的时间是在夜深人静时。我可以尽情地或浏览、或精读、或深思,书报杂志把一个丰富斑斓的世界完美地呈现在我面前。一盏孤灯陪伴一个“书痴”,这不也是寂静乡村的一道独特风景吗?

乡村夜读,不仅开阔了我的知识视野,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而且净化了我的灵魂,提升了我的思想境界。向村民宣讲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给特殊群体(脱贫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户、种植养殖加工规模户等)解读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我肚子里“货色”满满当当;与村民分析市场行情、探讨科技致富的方法、算清收入支出利润账,村民不得不佩服我的“精明”;头脑中积累的素材多了,频生灵感的我“下笔如有神”——时鲜的新闻消息、感人的好事新风、有趣的生活感悟等从我的笔端汩汩流出。看到自己心血凝成的一篇篇文章变成铅字,成就感、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更激发了我爬格子的欲望,增添了我写作的动力。

夜色中,捧起书报杂志,读出的是智慧的增益,是精神的抚慰;迎着灯光,走进农家,拜访村民,则是另一种“夜读”,读出的是党群心灵的息息相通,是干群情怀的鱼水相亲。

2022年9、10月间,高安地区旱情严重。伍桥村企港组脱贫户、种田规模户许照员家数十亩正处于分蘖抽穗期的一季晚水稻面临严重缺水,如果不及时引水浇灌,就意味着减产或绝收。通过夜间走访,我得知此情后,立即向村、镇有关领导汇报,向市水利部门争取资金10万元,开挖疏浚引水渠2000多米,为许照员的稻田引来樟树岭水库的“救命水”。他感激得涕泗横流。同时,“救命渠”惠及4个村小组的800多亩水稻。

2023年初,同样在一次夜访中,我陪着独自在家劳作的村民何珠弟喝了几碗米酒,他借着酒劲道出了心底的愿望:想买几头仔猪用土法养,就是差点买玉米、豆粕等的饲料钱。我当即借给他2000元,支持他搞养殖业。同事知道我的做法后,有点不理解——有些村民信用不好,怕是“有借无还”。今年春节前夕,老何卖了四头大肥猪,进账1.5万元,第一时间就把我的钱还上了。他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自己的信誉。

2023年7月的一天晚上,我正好在后前门组夜访。一位70多岁的大爷急急忙忙地找到我们,说他老伴在厨房做饭时不小心扭伤了脚,疼痛难忍,怕是骨折,儿女都不在身边,想请我送她去镇上卫生院检查。我赶紧跑回村部开车过来,把老人送去检查。所幸没有大碍,只是韧带拉伤。一来一回,我返回村部时将近21点。两位老人满怀感激。

……

“夜读”的故事不胜枚举,还在继续演绎。我是农民的儿子,身份虽然已转换为人民公仆,但我深知:可爱的父老乡亲好比我的兄弟姐妹,也是我的衣食父母。乡村就是一本无字的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我的父老乡亲,就是我们矢志服务的人民群众。

夜读乡村,既读懂有字的书报杂志,也读懂“写”在村民脸上的喜怒哀乐、读懂人民对党和政府的祈盼与想望。今后,我还将继续坚守夜读乡村的习惯,读出丰盈和幸福的人生。(梅 西)

责任编辑:袁芳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