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县市区新闻 高安市 经济

关注宜春潮

“空壳村”的“破壳”秘籍

来源:宜春日报 作者: 2023-10-11 10:35:54

高安市蓝坊镇魏家村,土地集中连片,道路相连,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景象。 (本报记者 易志钟 摄)

宽敞的道路、整洁的环境、美丽的庭院……9月中旬,记者一行走进高安市蓝坊镇魏家村,就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之中,令人心情愉悦。谁能想到以前的“空壳村”,竟然变成了富美乡村。

魏家村曾经是一个资源匮乏的村庄,经济发展落后。近几年来,魏家村成立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发展特色种养以及稻米、油料加工等产业,带领群众走上新型集体化致富道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土地流转“转”出新活力

魏家村距高安城区12公里,辖15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519户1900余人,有耕地2300余亩。2015年之前,该村曾经是个典型的“空壳村”,除种植水稻外没有别的产业,村民收入偏少,劳动力长期外流。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发展经济的基础是土地。为提高村里耕地的利用率,2015年5月,魏家村党支部注册成立了“魏家马鞍岭红薯专业合作社”,由新上任的村党支部书记魏三忠担任法人代表,采取统一流转土地、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模式强化管理,迅速打破僵局,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今年以来,魏家村流转土地1000亩,其中800亩种植水稻,200亩种植瓜果。如今,魏家村的土地流转规模还在进一步扩大,只要村民愿意,随时可以流转,甚至外村的土地也可以加入。

“土地流转后,村民每亩地每年至少可以获得400元收入。平时村民还可以来合作社工作,不同工种工资发放形式不同,有按月拿工资的,也有按小时计费的。”魏三忠说,“土地流转后,大大盘活了村里的资源,不仅提高了村民收入,还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筑牢了基础。”

村民胡春秀今年54岁,在合作社已工作4年,平均每年可以增加近2万元的收入。“在这里上班自由,我有空就可以过来赚点生活费,还可以照顾家庭,接送小孩上下学也方便。除了在合作社上班,我还种植了3亩水稻。”胡春秀说。

绿色种养让“土味”更健康

近年来,合作社发展势头好,产业种类不断丰富,由水稻、蔬菜种植,拓展到了特色水果种植、畜禽水产养殖及稻米、油料加工等。 其中,油茶种植面积400亩、蔬菜大棚50个,养牛场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有冷库1座、加工厂1个,配有榨油机、过滤机和烘干机、碾米机等加工设备。

在产业发展越来越旺的同时,魏家村尤其重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绿色养殖将水稻、花生等秸秆回收循环利用作为畜禽的草料,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还有利于畜禽的健康成长。

2021年,魏家村新办了1个养牛场,目前存栏100多头肉牛,每年把秸秆捣碎作为肉牛的粗粮,可节省成本10万元左右。“村里养的牛都是吃天然的草料,最少要喂养12个月,肉质与普通养牛场的牛不一样。”魏三忠说。

除了养牛场,魏家村的葡萄种植与土鸡养殖也形成了绿色循环。目前,该村的5000只左右土鸡全部散养在葡萄园里,掉落在地上的葡萄是土鸡主要的“口粮”,土鸡产生的粪便是葡萄生长所需的优质农家肥。如此良性循环的种植模式,让土鸡和葡萄的品质与口感都与众不同,市场销售跑火。

以产业促振兴。魏家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加工产业,激发了农业发展潜力和后劲,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22年底,魏家村集体合作社毛收入约4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万元。

“庭院经济”扮靓美丽乡村

走进魏家村,记者看见村组道路两旁村民的家门口或庭院中,都摆放了诸多盆景,点缀着美丽的村庄。

“庭院经济”作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模式,是魏家村正在下的“一盘棋”。近年来,在秀美乡村建设过程中,该村一些废旧、破败的老屋逐渐被拆除,腾出来的4000余平方米的空地有了新用处。在村委会的引导下,村民将新增的空地和房前屋后原有的空地,改造成菜园或花园,种上一些家常的蔬菜,养上一些漂亮的盆栽。

微风细雨过后,摆放整齐的芦荟、罗汉松、吊兰、榕树、茶花等100余盆绿植翠色欲滴、花团锦簇、生机满满。来到村民刘新邦的小院里,仿佛走进了一幅山水画中。他说:“把家里的院子弄漂亮了,不仅心情愉悦,还可以为美化村庄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发展‘庭院经济’很有前景,既能美化村庄环境,又能改善民风,还可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魏三忠介绍,现在该村的盆栽大概有6000盆,村民们将盆栽领回家负责种植,符合出售标准时,就可以进售卖创收,“今后,我们将鼓励更多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力争形成规模产业。”

除了发展“庭院经济”,探索“吃、住、行、游、购、娱”多元化乡村旅游也是魏家村今后发力的方向。“村里将修建民宿,发展餐饮业,让大家不仅可以来果园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吃到当地特色美食。”魏三忠说,“同时,我们还打算修建一个垂钓基地和户外烧烤场地,增加村里的休闲娱乐项目,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欧阳新建 记者 黄 龙 周碧娇)

责任编辑:陈小春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