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际

关注宜春潮

“工作让我变得更强大”——黎巴嫩难民营女性用刺绣缝补战争伤痕

来源:新华网 作者: 2024-03-28 15:05:03

  新华社贝鲁特3月27日电(记者谢昊) 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部的夏蒂拉难民营,许多来自叙利亚的妇女在一栋建筑里围坐在一起制作手工刺绣。她们神情专注,手法熟练,一番飞针走线,精美图案跃然织物之上。

  44岁的扎伊娜卜·莫克达德向新华社记者展示她和伙伴们已经完工的刺绣制品:书签、布袋、玩偶、服装、枕头……“刺绣是叙利亚的传统艺术。这里的刺绣图案基本都是绣娘自己设计的。”莫克达德自豪地说。

  3月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夏蒂拉难民营,埃斯拉·卡斯穆展示刺绣产品。新华社记者谢昊摄

  夏蒂拉难民营设立于1949年,为了收容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人。最初,难民营只是由一个个简易帐篷组成。如今,这片仅仅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经建起栋栋楼房,容纳近万名巴勒斯坦难民。

  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后,逾百万叙利亚人涌入邻国黎巴嫩躲避战火。莫克达德带着三个孩子,与逾万叙利亚人来到贝鲁特的“城中城”夏蒂拉难民营落脚,这里原本就异常拥挤的生存空间更加逼仄、紧张。

  在黎巴嫩,寄人篱下的叙利亚人工作机会受到很多限制,不少人只能靠打零工谋生。对女性而言,工作机会更为稀缺。莫克达德很长时间里只能从事家务,在陌生的环境中默默地承受战争带给自己和家庭的冲击。

  这是3月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夏蒂拉难民营拍摄的刺绣产品。新华社记者谢昊摄

  2021年,莫克达德接触到一家为女性难民提供工作机会的机构。这家名为“天空”的机构帮助女性难民通过刺绣获得收入。让莫克达德感到高兴的是,这份工作让她得以走出家门,结识更多面临类似处境的女性。

  “绣娘们在工作的同时,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生活,大家在亲密的交流中抚慰彼此的伤痕。”她说。

  很快,莫克达德杰出的刺绣技艺和协调能力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由此成为这个团队的管理者。在她的鼓励下,有超过20名女性加入团队,其中大部分来自叙利亚。未来,她打算在夏蒂拉难民营召集50名女性。

  这是3月7日在黎巴嫩贝鲁特夏蒂拉难民营拍摄的刺绣产品。新华社记者谢昊摄

  30岁的阿哈德·霍兰是五个孩子的母亲。在她眼中,自己并不是这个刺绣小组的雇员,而是这个相亲相爱大家庭的一员。让她尤感欣慰的是,当拿着到手的薪水回到家中时,她发现自己的家庭地位有了明显上升。

  霍兰说,她有了更多家庭事务的决策权,长辈会在她出门工作时主动帮忙带孩子。“工作让我变得更强大。”她告诉记者,她梦想成为设计师,设计出受人喜欢的刺绣作品,改善绣娘们的生活处境,让更多人了解叙利亚的传统文化。

  15岁的埃斯拉·卡斯穆是这里最小的成员,也是团队唯一的英文翻译。当年,卡斯穆随家人从叙利亚阿勒颇来到黎巴嫩时只有4岁。自小在难民营长大的她非常害羞,少言寡语。然而,自从成为绣娘们的翻译后,她接触到更大的世界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持续的肯定让她越发自信。

  3月7日,绣娘们在黎巴嫩贝鲁特夏蒂拉难民营制作刺绣产品。新华社记者谢昊摄

  卡斯穆每天放学后都会来到这里工作。虽然收入不算很多,但已让她很有成就感。“以前家里人很担心我的心理状态,现在他们都为我感到骄傲。”卡斯穆有三个姐姐,都在很小的年纪嫁人了。她说,如果没来这里工作,她恐怕也已嫁人,很难再有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

  卡斯穆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和接受教育的机会。通过学习刺绣,卡斯穆发现自己对设计和艺术有着浓厚兴趣。同时,她在课堂上也显露出数学方面的天分。她的理想是成为工程师,将自己的兴趣与职业结合起来。

  “希望未来有一天,我能够回到叙利亚,依靠自己的能力重建家园。”卡斯穆说。


责任编辑:段敏萱

宜春新闻网版权和免责声明: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